首頁 > 產業快訊

產業快訊 News

更新日期:2013-03-08

Google挑戰Amazon,推快遞服務小試身手


 

Google過去數月動作頻頻,搶攻Amazon電子商務市場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,但最近傳出Google也有意推出「同日送達」服務,與本地零售商合作,將送貨業務交給第三方業者,此舉足顯挑戰Amazon的決心。

但,提供貨運服務不過只是餘興節目罷了,好戲絕不只如此。

Google與Amazon間的線上零售大戰已持續多年,對上網購物的消費者來說,Google可能只是尋找商品資訊的場所,而Amazon除了提供資訊還有結帳服務,Google和廣告商都想介入其購物流程,且許多Google廣告主都是與Amazon競爭的商家,若能提供愈多的交易服務,自然對他們的業務愈有利。

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導,Google最近為了應戰,祭出直接銷售和送貨服務,這項計畫若真落實,Google數月前的準備工作將派上用場。

首先,Google開始要求商家付費使用搜尋結果中的產品展示(product listing)服務,使搜尋引擎本身就是一間店面。去年12月,Google買下電子商務新創公司BufferBox,該公司提供自助式置物櫃取件服務,類似台灣的超商取件。上月Google又收購電子商務行銷和貿易服務公司Channel Intelligence。

Channel Intelligence的服務項目之一就是提供消費訊息,告知使用者哪裡有所需商品的存貨,若Google要推行送貨服務就必須先知道本地商家的庫存資訊,另一電子商務平台eBay已經有相同的同日送貨服務,且已經在舊金山、紐約和矽谷運作。

不過,Google在能見度上面仍略勝eBay一籌,Google訪客流量大,相對可能使用線上購物的用戶人口也會較多。

此外,Google送貨服務的概念與eBay大致相同,都是利用本地實體商家作為倉庫的方式營運,這點就有別於Amazon,可省去購買和囤積貨物的龐大成本,只要利用商家本來就具備的存貨能力,交由快遞公司送貨就可完成一套完整的購物流程,省時又省成本。

不過這個構想尚未成熟,畢竟實體商店存在的目的是服務進店顧客,而不是做為電子商務的倉庫用途,因此這種作法仍有待商榷。物流專家也提醒,這些商家的訂單履行效率仍然無法媲美Amazon不斷投入資金建造的大型傳統倉庫,以電子商務發展成熟度來說,Amazon仍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Google的優勢不在這些「地面上」的服務,網路才是Google主要戰場,它擁有Amazon沒有的訪客流量,只要與Amazon的競爭對手合作必能拉走許多生意,因此沒有必要仿效Amazon投入資金打造龐大的物流基礎建設,所以即使推出同日送貨服務也不過是小試身手,絕不會成為Google搶攻電子商務的主要武器。

新聞來源 : WIRED

top